中学物理老师在授课之余经常说些课外话来教育我们。最具影响力的一句是“子不嫌母丑”这句名言。老师个头不高,双眉紧锁,说起话来一字一句洪亮清晰,满脸写满严肃,课间课外总难见他轻松一笑。
如今每每想起这句话,都会在脑海中浮现物理老师说时的神情与他那张有着丰富阅历的脸庞,是那样般配。他总是用心良苦,每次在说这句话的同时表情庄重、严肃,铿锵有力的把这几个字写在黑板上,字不多但苍劲有力,然后若有所思地说出有关的故事和感受,至今那份执着、专注神情像钢锤般深深地雕刻在我的脑海里并从此影响着成长中的我。
物理老师是河南人,听他说他的家乡也是相当偏僻落后。来到西北高原上从教,忘不了生他养他的家乡,这也许是他常说“子不嫌母丑”的渊源。
回家吧,在网上预订机票成功了,心里还是有几份莫名的兴奋和激动。时间和空间的距离让一张小小的机票拉近了。我把家人的QQ创建了一个讨论组,并将其命名为“家,万事之始,事事之基”。我把回家的日程在讨论组做了发布,在省城的堂弟就回复一句“热烈欢迎”,自己的心情很是阳光,毕竟在家乡这几年变化后还没有怎么聚过,期望的同时也想到古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本就回自己的家,应该表现的自然、随意而不是客气,是这样的语气让自己一下子变成了异乡客,心绪一下子变得纷杂而不可描摹。
北方的季节四季分明。春天,大地复苏,春暖花开,干枯冰封的土地抽出一片片绿色,黄土地披上绿色的外衣;夏天,干燥炙热,干热的气温催熟田地的粮食;秋天,满眼尽是黄金色这是个收获的季节,到处是金黄的麦田和忙碌的身影;冬天,大雪纷飞,树枝上零星还坚持着几片枯黄的树叶,万物在冰冷的气温中盖上厚厚的积雪昏昏欲睡。干旱,北方地区所特有的自然景象,农民以扩大畜牧面积不停地圈地种粮以增加粮食及经济作物的收入,但环境的持续恶劣,大面积的耕种不但未解决农民的粮食和收入,反而却破坏了山川原有的植被,水土流失及沙漠化加剧,环境进入恶性循环,投入的种子往往是颗粒无收。农民已经失去他们赖以生存的根基,靠天吃饭已成为历史成为过去。移民,是世世代代生活这片黄土地上的农民唯一的选择。
对家这个字我们都不陌生,甚至有人比自己理解和体会的更深刻更具意义。有机会路过中心书城,对门前的残疾人地摊摆的字画很感兴趣,上前没有讨价就买了,字画上有他写的:家和万事兴。这几个字每个人都耳熟能详,而我所能理解的,在目前的社会发展和人浮躁的生活状态下,家是每个人精神的归宿和依靠,以家为基,其业可成。以家为心,其乐可享。家和一定程度可万事兴,家是万事之开始,事事之基业。
再过几十分钟飞机就要降落在河东机场,转头看窗外星星点点的城市灯光若隐若现,在期望即将成为现实中欢喜。